当前位置:
首页 > 每日复盘 > 新三板往事

新三板往事

今天聊一段新三板的往事。

2013年的时候,我在北京的一家咨询公司实习,公司合伙人每年都会开一个培训课程,来的都是即将上新三板的“公司董秘”。

培训的内容是帮助这些企业上新三板。

有些不错的企业,急需融资扩张,银行贷款的渠道别想了,只能去上市去融资,但当时的主板和创业板经常停发IPO,没个两三年你别想上市,但是初创型企业,等两三年,黄花菜都凉了。

于是很多企业去新三板上市找融资。

2014年,我一哥们在某家新锐券商投行部门带团队,辅导企业上新三板,他一个团队,1年时间送了10家企业上新三板,拿了行业第一名。

当时他不断撺掇我开新三板账户,可惜那时候我比较穷,开户门槛500万,确实拿不出来。

幸好拿不出来。

很多人都知道2014年,2015年是A股的大牛市,A股一年翻10倍的大牛股就那么几只,但是三板市场上,1年翻10倍的牛股遍地都是,更加夸张的还有一年翻100倍的,我记得那只票的操盘手是徐翔。

A股牛市赚钱,但是新三板更赚钱,要说不动心,那是假的。

2015年股灾以后,没太关注新三板,做上市辅导的哥们也从此走下坡路,因为A股IPO从此加速,以前优质企业上新三板,是被逼无奈,现在IPO开闸放水,而且放的是滔天洪水,上市变的比较容易了。

这波持续的放水,在2018年叠加国际基本面恶化,直接导致A股出现流动性危机。。。

于是有人喊出停发IPO,好在监管层抗住了压力,坚决不停发。

新三板彻底不香了。

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,看着竞争对手在A股动不动就是百亿市值,自己拼死拼活,干的同样的东西,卖的同样的服务或产品,结果由于新三板流动性枯竭,连10个亿的估值都不到,一摊死水磨得你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于是,很多新三板上市公司的掌门人忍不住撂挑子,直接从新三板市场摘牌不玩了,省的被监管,被压估值。

新三板的企业主们被精明的机构投资者折磨了4年,估值被压到行业最低,新三板也走熊了4年。

直到科创板开市。

科创板开市以后,政策方说,这个制度很好,创业板要学,新三板也要学。

炒股跟党走,永远都是至理名言。

有一部分敏锐的资金开始琢磨一种玩法:转板差价。

啥意思呢?

简单说,一家医药公司,在新三板估值10个亿,同类型的公司在A股,估值到100亿。

如果这家医药公司从新三板转板到主板,创业板或者科创板,大概率会上100亿市值,中间存在10倍的价差。

这是基本的逻辑。

单纯有这逻辑还不够,新三板上市公司上万家,你去潜伏10倍收益的转板票,跟你在主板市场接近4000只个股当中,潜伏一只翻10倍的大妖股差不多。

逻辑没问题,但是难度太高,失败的概率也太高。

好公司好选,看财务就行,但是转板是否成功,可不是只看财务的,要看行业,要看你的业务是否有前景,是否符合政策导向等等。

这时候,政策方又来铺路了。

转板到科创板或者创业板确实很难,那就开一个精选层,美其名曰“经过精挑细选的优质企业”,放到精选层单独玩,开户门槛降低到100万。

啥意思呢?

只要是优质企业,哪怕上不了创业板,科创板,也能上精选层,除了门槛比其他市场高一点,其他制度都不变。

保证流动性,这是给那些有转板预期的企业做保底啊。

转板成了,有10倍收益,败了,到流动性较高的精选层,也能保证较高的估值,不会让你亏钱。

这生意,哪找啊?

所以,从2019年7月份开始,新三板开启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大牛市,1年时间翻1倍那是起步价,三五倍才正常,翻10倍才能叫牛股,比如福昕软件,转板之前就已经涨了10倍。

越早意识转板逻辑的人,吃到溢价的概率越高。

只是转板逻辑,今天直接玩崩了。

举个例子,观典防务:

新三板往事

这家公司做无人机的,1年前最低价4块钱不到,资金一路买入搏转板,今天上精选层,最高价20,整整翻5倍。

潜伏转板的资金,拿着浮盈满满的筹码,趁着今天流动性充足,一口气全砸了。

这样的票还有很多。

监管层想的是让更多的人来参与,让新三板的估值回归正常。

结果变成了,有转板预期的票,先涨个三五倍再说,潜伏资金远离成本,等着流动性充足了,一口气砸。

转板,活活被完成了题材炒作。

只是这个逻辑,从短线变成了中长线。

以前讲的都是短线投机的玩法,如果真的理解了背后的原理,其实中长线也可以玩。

玩法是多样的,本质却从未发生变化。

 

作者:一招炒股